【第1篇】2023年职工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3年职工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2023年社保一个月要交多少钱?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2023年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
据小编了解,2023社保缴纳标准目前还大多省份还没有消息。基本都还是按2023年缴费基数为准,等2023消息公布后社保处会根据新的标准进行多退少补。因各个省份的标准不同基数也不一样,目前泰安2023年缴纳基数是3980.00。
2023年职工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3年职工社保缴费标准是月平均工资缴纳2%。
据小编了解,医疗保险: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缴纳基本医保险的工资基数缴10%,个人一般按月平均工资缴费2%。
3、工伤保险:单位为本单位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缴0.3~2%,个人不缴。
4、失业保险: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2023年居民社保缴费标准?
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14个档次,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2023年最低社保缴费多少?
2023年最低社保缴费还没有公布,按以往上涨来看,去年北京市社保缴纳最低基数是5869,2023年大概涨到6700缴费基数,核定到每个月缴费是23002400之间。
2023年社保个人缴费多少钱?
一般个人自费交社保,交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具体缴费要根据当地的社保缴费基数确定。按照不同的缴费登记、缴费比例计算。社保缴费基数是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可以选择60%、80%、100%三个档次,缴费比例是20%。
举例来说,比如当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5000元,选择60%的缴费比例,那么5000*60%=3000元,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20%,那么3000*20%就是600元,所以每月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是600元。
2023年社保个人缴费基数调整时间?
社保基数调整时间都是在7月份公布,因为一个社保财年是7月至次年6月,公布之后扣缴同步。个人缴费基数是根据公布的社保基数而核定。
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相关资讯,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官网消息为准)
【第2篇】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怎么确定
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怎么确定 为什么和工资不一样,下文就随小编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五险一金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而我们所缴纳的五险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其中企业负责为职工缴纳全额的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剩下的保险大半部分由企业缴纳二个人只需要缴纳一小部分则可以了。
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怎么确定的?
当年度个人社保缴费基数应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是按法规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包括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所以说,并不是说您的月工资是多少,社保缴费基数就是多少。不过,如果您是新入职员工,那么在与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一般是可以以首月工资为社保缴费基数的。当然,社保缴费基数不能超过当年的上下限。
工资变了,社保缴费基数什么时候变化?
社保缴费基数,一般不会和工资同时调整,因为工资调整是一个公司内部的事情,社保缴费基数要保送到社保局,再作调整。
一般来说,职工当年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水平为依据确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对应的是上一自然年,但社保缴费年度各地可能不太一样,比如上海市现行法规,一个缴费年度是从当年7月至次年6月。也就是说,您的工资变化了,要等次年7月社保缴费基数才会变化。
【第3篇】就业社保、职工社保
缴纳的险种不同。职工社保,是可以正常缴纳的五险,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险。而灵活就业社保,只能缴纳养老跟医疗保险。
缴纳的费用不同。既然灵活就业社保跟职工社保的险种不同,那么其缴纳的费用也不同,职工社保是由单位跟个人按照相应的比例缴纳,组成完整的社保体系,而灵活就业社保,只能自己承担养老跟医疗的费用。
挂靠公司的性质不一样。何为挂靠,即个人没有固定工作,但是个人又只能缴纳灵活就业社保,不能覆盖五险。如果想缴纳五险,可以跟挂靠公司签订一个“协议”,以公司的名义给自己缴纳五险,而公司承担的部分,个人也要全部一起承担,即个人要承担全部的费用。
选择档次。每个地方的社保政策不一样,比如小编所在地,灵活就业人员就可以选择最低档档次缴纳,区别就是养老保险,你缴纳得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
户口问题。像职工社保(包括挂靠别的公司),不管你的户口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都可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缴纳,而灵活就业的社保,只能是以本地的户口进行缴纳,有一定的限制。
安全问题。有固定单位劳动关系的职工社保,比较有保障性。而挂靠到别的公司缴纳,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挂靠公司发展不稳定,也会影响到你的社保缴纳,因为所有险种费用都是自己去操作去承担,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总之,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但社保还是能继续缴纳更好,特别是女性,可以享受到生育险,一般生育险要缴纳9个月才能报销,所以,为了个人的生活,还是有固定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为好。实在要找挂靠公司的,也要擦亮眼睛找个靠谱的。
【第4篇】公司什么时候要给职工买社保
公司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第5篇】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能合并吗
社保分为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其中职工社保针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而居民社保主要针对的是年满16周岁,没有参保职工社保的城乡居民(不包括在校学生)。那么,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能合并吗?
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是可以合并的。不过一般得等到退休的时候才能合并:
1、达到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且职工养老保险缴满15年的,就可以申请从居民社保转入职工社保,然后按照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2、达到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但职工养老保险未缴满15年的,则可以申请从职工社保转入居民社保,然后等达到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所以在没有达到职工养老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之前,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没办法合并。而且它们也没办法重复参保,要参保其中一个,就得先停另一个。
【第6篇】不是职工交社保可以领生育津贴吗
1、不可以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享受条件:本市户籍(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五险)期间生育的。
3、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6个月以上。缴费以正常参保缴费时间为准,正常参保缴费前的补缴时间不能计算在内。
【第7篇】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有区别吗?
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不同一:缴费频率不同。城镇职工是按月缴费的,而城镇居民大部分城市都是按年缴费。
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不同二:缴纳性质不同。城镇职工医疗/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的缴费,只要在上班,单位就必须为你缴五险;城镇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属于自愿参保,不强制缴费。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8篇】职工社保与居民社保有什么不同
职工社保与居民社保的区别是什么,下文就随小编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1、社保购买的种类不一样
在职工社保当中,单位会缴纳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而在居民社保当中就只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两种保险是分开缴纳的。
2、缴纳的费用不一样
因为所包含的险种不同,所以费用也不同,而且职工社保是由单位和员工共同承担保费的,但是居民社保就只能够由居民自己来承担费用。
3、享受的待遇不同
职工社保除了可以享受医疗和养老待遇以外,也可以享受到失业生育以及工伤方面的待遇,但是居民社保就只能够享受医疗和养老的待遇了。
相关阅读:社保要交多少年
对于养老保险来说,需要交够15年才能够在退休以后享受到养老退休金的待遇。
当投保人缴纳时间满15年并且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以后,就可以每个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当然只是法规最低要交15年,如果大家交了15年以后,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仍然是可以继续缴纳的,而且缴纳的时间越长缴纳的费用越多,退休后能领取的资金就会越多。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缴费是有法律法规的,是强制性的行为,只要大家是在用人单位里面就业,就必须根据我国的法规来缴费。所以大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内容。
【第9篇】江苏2023年度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基数申报3月6日结束
2022 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将于 3 月 6 日结束,尚未申报的用人单位请尽快办理,具体申报方式、申报要求等详见以往推送消息。
手把手带你了解缴费基数申报流程
2022 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热点
友情提醒
1、江苏省人社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全天候开放,用人单位可错峰办理,周六、周日均可正常申报。
2、用人单位未按法定申报缴费基数的,2022 年 3 月 7 日起 ,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该单位 2021 年 12 月缴费基数的 110% 确定 2022 年度缴费基数,并自 2022 年 1 月起补收差额部分。
【第10篇】企业单位不给职工交社保怎么办
社会保险是国家具有国家强制性,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并负有代扣、代缴本单位劳动者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11篇】职工社保参保信息有误怎么办呢?
员工参保时,可能会出现员工名字、生日等信息输入出现错误。当这种错误产生后,会对员工的社保产生一定影响。感兴趣的网友们。来源:yuexw.com
1. 员工参保信息出现错误,用人单位或者失业人员可以向省社保局申请更改。
2. 经办人接收资料后,将当场对资料进行审批。满足条件的,属当场办理的业务即时办理,不属现场办理的业务出具《受理回执》,在25个工作日内办结,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
3. 需更改社保管理机关代码、纳税人编码、缴费人名字、个人社保号、身份证类别、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別、通信地址、邮编、联系方式、人员状态、户口性质、变动类型、户口所在地的,请向地税部门申请更改。
【第12篇】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的区别是什么
1. 参保类型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职工社保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2. 缴费主体不同: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全部费用,职工社保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其中单位缴纳大部分,职工承担小部分。
3. 缴费意愿不同:灵活就业人员是自愿缴纳的,而职工社保具有强制性,必须缴纳。
4. 户籍限制不同: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具有本地户籍才能缴纳,而职工社保没有这个限制。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是为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国家针对不同类别的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不同的社保优惠政策。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本人要持证明灵活就业状态相关凭证到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进行灵活就业认定,填写《灵活就业情况登记表》,经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认定后予以就业登记,并在《就失业证》中记录从事灵活就业有关情况。
【第13篇】职工社保离职后可以个人缴纳吗
职工离职后社保可以自己缴纳。个人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需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及比例缴纳。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只能缴纳社保里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由公司全额缴纳的,故辞职后会自动断缴,个人无法缴纳。
辞职后若是及时找到工作,可以在新公司再次缴纳,若是没有找到新工作,3个月后你的社保会出现断缴的情况,此时,建议到社保局缴纳,或者社保代缴公司帮忙缴纳,以免社保断了带来更多的麻烦。
【第14篇】潍坊2023年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基数申报确定
近日,根据潍坊市暂定我市2023年度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0599元/月,下限为4121元/月。
参保单位应当如实申报职工2023年度月均实际工资收入,实际工资收入无论高于缴费基数上限(20599元/月)还是低于缴费基数下限(4121元/月),均应如实申报,以便正式缴费基数上下限公布后进行调差补退。
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3年度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暂按上年度标准执行(上下限分别暂按18726元和3746元),在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
全省2023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公布后,月缴费基数超出300%部分、不足60%部分,多退少补。
【第15篇】职工社保不满15年可以退吗?
众所周知,社保是有一个缴费年限的,需要缴满15年,才能在退休的时候领取养老金。那么,职工社保不满15年可以退吗?
如果参保的职工社保到退休的时候并没有缴满15年的话,是可以去退保的。不过并不建议大家这么做。因为职工社保要退保的话,就只能退回个人缴纳的部分,而统筹部分是不会退的。
不过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所以基本上都是可以缴满15年的。
但如果在退休的时候实在是没有缴满15年的话,大家也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不过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取消了一次性补缴的措施了,所以要继续缴费的话,就只能选择按年缴纳,直到缴满为止了;或者也可以选择转到居民社保里去。
更多保险问题添加客服“免费咨询”
【第16篇】农村社保卡如何转职工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四条 参保人员需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的,先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确定待遇领取地,并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关系归集至待遇领取地,再办理制度衔接手续。
参保人员申请办理制度衔接手续时,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在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
第五条 参保人员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合并计算或折算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