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系经营范围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公司知识 > 合同知识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几种(7篇)

发布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29

【导语】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几种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几种,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几种(7篇)

【第1篇】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几种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

1.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2篇】无效劳动合同的原因有哪些

无效劳动合同的原因有: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第3篇】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一些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1)劳动关系归于消灭。

(2)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支付报酬。

(3)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4)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合同被确认无效以前的各项福利待遇。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4篇】无效劳动合同包括哪几种

无效的劳动合同包括以下三种: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5篇】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1)劳动关系归于消灭。

(2)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支付报酬。

(3)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4)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合同被确认无效以前的各项福利待遇。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6篇】哪些合同属于无效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7篇】无效劳动合同由哪一个部门认定

劳动关系认定应当向本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几种(7篇)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有:1.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提示:

1、开无效劳动公司不知怎么填写经营范围,我们可以参考上面同行公司的范本填写,填写近期要经营的和后期可能会经营的!
2、填写多个行业的业务时,经营范围中的第一项经营项目为企业所属行业,税局稽查时选案指标经常参考行业水平,排错顺序,会有损失。
3、准备申请核定征收的新设企业,应避免经营范围中出现不允许核定征收的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