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第1篇】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交纳企业所得税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一般情况下,按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在每季度末计提所得税费用,下月初申报期内交纳,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同时将所得税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所得税费用科目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第2篇】会计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会计所得税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是按照会计的规定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作为费用核算,在核算中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要求,算出的企业承担的纳税义务,会计上把这个数额,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第3篇】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怎么做
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的做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所得税。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第4篇】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第5篇】企业所得税怎样进行会计核算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 收的一种税。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 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如果属于 核定征收的,按收入计算缴纳所得税。如果属于查账征收的,按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 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应付税款法是指将本期税前账面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纳 税影响额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会计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违背了财 务会计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容易造成企业各期净 利润剧烈波动。【第6篇】公司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怎样作会计分录
一、工资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发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二、发放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工资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此时职工到手的就是已经扣除个税的工资了)
三、缴纳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工资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第7篇】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法:
1、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在采取应付税款法的情况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法的会计处理,纳税影响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第8篇】所得税会计是什么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 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历了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三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其他有经营收入的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企业的每一纳税年度内的生产和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企业所得税率采用33%的比例税率,普遍适用于设在我国境内的一切内资企业。【第9篇】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一些
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额,由于存在永久性和时间性的差异,因此,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应付税款法。企业发生的一个时期纳税所得额和会计所得之间的差异,如在本期发生,而在以后期间不能转回的,在计算所得税时,按税规定计算的应缴所得税额,列作当期的利润分配。
纳税影响会分法。企业发生的一个时期纳税所得额和会计所得之间的差异,如果在本期发生,而在以后期间可以转回的,这种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产生的影响,应按照企业本期会计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列作利润分配,同时将时间性差异额,作为递延税款,设置“递延税款”科目,会计处理方法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发生的递延税款,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发生的预计递延税款,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第10篇】建筑工程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核算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应根据所得税准则的规定,对当期应交所得税加以调整计算后,确认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分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无递延所得税的情况:
1、计算。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减应交所得税。
2、交纳。借:应交税费减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3、结转入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
第二,有递延所得税的情况:
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所得税加递延所得税
【第11篇】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的关系
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的关系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如国债利息收入和罚款等,暂时性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所得税费用于会计利润率关系公式: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在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两项差异,其一是永久性差异,如国债利息收入、罚款等;其二是暂时性差异,也就是时间性差异,这部分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为了符合期间原则和配比原则,新准则强调确认暂时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像待摊和预提费用一样,将之分配到其所属的期间。 而永久性差异因为不可能对以后的所得税费用产生影响,因此不予考虑。对一个企业的财务事项,只要会计和税法规定存在差异,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之间就存在这两项差异,所得税费用就永远不简单地等于会计利润×所得税税率。【第12篇】所得税汇算清缴与会计处理技巧
1、准备齐全整年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各类相关的合同,这年里发生过的重要事务的资料。
2、找一家靠谱的会计师事务所,让他们去完成一系列的申报工作,你要做的就是说服老板这钱不能省,这比什么都轻松,而且还不会有后遗症。作为财务人员你的责任可小好多呀!
3、作为老板你难道不想知道你的会计有没有给你多花钱交税了吗?还有可能通过事务所的清缴把多交的税金退回到你的口袋哟!
【第13篇】所得税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所得税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之后,无期末余额帐户借方就登记企业计提的所得税,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的所得税。
属于所得税的具体科目如下:
1、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具体科目有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中的应交所得税;
2、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科目有其他应付款中的代扣个人所得税。
【第14篇】所得税退税会计账务怎么处理
如果在本年度退回的情况:
(1)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贷:所得税费用
(2)结转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贷:本年利润
如果在下年度退回的情况:
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企业所得税主要退税类型
根据初步统计,当前常见的增值税退税有以下几种:出口企业退税、软件企业退税、福利企业退税、模具,数控机床,铸锻件退税等等。
【第15篇】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